運動攀登精英訓練場地不足,港隊代表歐智鋒批評康文署石牆問題引發廣泛關注。雖然運動攀登在香港逐漸獲得關注,但港隊運動攀登選手在國際賽場上取得的佳績,卻因訓練設施的不足而受到影響。歐智鋒近日公開批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(康文署)管理的攀登設施,稱其「霉霉爛爛」,長期缺乏維護,嚴重制約了運動攀登精英的訓練和表現。
運動攀登需要高標準的設施支持,場地設置必須具備各種角度和難度的攀爬路徑,並定期維護保證安全與效果。然而,香港的攀登設施大多屬於基礎級別,專業級訓練資源極其稀缺。多位運動攀登愛好者和現役選手反映,康文署管理的部分公共石牆設施已經老舊,存在地面隆起、路徑設計陳舊、攀岩點松動等問題,這對訓練安全和體驗都構成威脅。
歐智鋒表示,在這樣的設施條件下,選手無法進行高水準的訓練,甚至可能失去對比賽場地的適應能力,與國際水平拉大距離。運動攀登作為奧運項目,對場地要求高,需要多變動態的模塊攀岩牆和可調整難度的訓練設置。然而,香港缺乏這類專業訓練基地,選手們只能自行前往其他地區訓練,這對他們來說既昂貴又不便。
紅磡某公共運動攀登牆已超過10年未進行大規模更新,牆面攀岩手腳點磨損嚴重,部分腐蝕松脫。民間攀岩館雖提供先進設備,但昂貴的費用讓一些年輕選手望而卻步。歐智鋒認為,這種狀況讓香港精英選手與全球同行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。
運動攀登在香港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,政府與康文署若能重視選手需求並投入資源提升設施,將吸引更多有潛力的青年參與,並提升港隊在國際賽場的競爭力。因為場地是運動攀登發展的基礎,只有高標準的設施才能造就高標準的選手。